空間規劃與想像

日常觸碰創作,創作觸碰日常——白雙全工作坊

▎前言 展場裡瀰漫明星花露水的氣味,一雙布鞋掛在監視器上,牆面張貼許多「吳阿姨退休金」的借貸專線⋯⋯觀眾好像不小心走進一塊閒置雜物的空地,疑惑眼前的物件是藝術嗎? 其實,這是清大藝設系工作坊「當代藝術中的生活與情境」的創作基地。本課程由李立鈞老師籌劃,邀請香港藝術家白雙全於2025年3月來到清大,引導學生從日常汲取點子,並在南大校區「澤空間」慢慢發酵為作品。本篇報導將介紹這個有趣的工作坊,紀錄白雙全老師如何教學生觀察世界、以創作對應生活的種種。 ▎把日常物件改造成作品 教室旁有一塊磨石子地板,白雙全老師讓學生搬來身邊沒用的、多餘的東西,布滿地面。一下子的功夫,地上便被各種物品淹沒了:紗窗、低筋麵粉、果汁機、燈管、收據、

住在清大的那些日子(上)——宿舍經營與情感建造

《Apartamento》藝術總監Omar Sosa曾說:「我們在意的是人,因為是人讓居住的空間變成真正的家。」即便是同樣一個空間,都會因為不同人居住,產生各式各樣的風格與態度。 作為異地求學的人,住宿生活一直是與大學生涯密不可分的一塊。本次清檸採訪住宿組執行組長余憶如,討論對現行宿舍規定的評價與未來規劃,也邀請三位分別居住在碩、儒、仁齋的同學,分享他們如何在學校的規定與各齋舍的環境下,發展出舒適的生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