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檸 NTHU Lemon News

清檸 NTHU Lemon News

一杯咖啡看選課:清大生選課心態調查​​

在本篇深度報導中,清檸針對此項教育創新進行全方位調查。我們專訪了咖啡分類法的設計者校研中心區國樑主任,深入探討其設計理念、實施背景,並且專訪了通識中心吳俊業主任,嘗試了解在必選修之外,這套分類邏輯是否能延伸至通識教育領域。

讓音樂不只是夢想:流行音樂創作在清大

在清華大學,書院一直致力於推動創新。其中載物書院的音樂創作小組在上個學期脫離產業創新課程(註一),成功獨立開設了一門名為「生涯探索:流行音樂創作」的新課程。 夢想的搖籃:書院創新課程 載物和厚德書院分別開設了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的課程產業創新和社會創新課程,為學生提供更多空間,使他們能夠透過引導,發揮出創造力和影響力。 課程中每個小組都有自己的主題和興趣,課程內容的設計通常是助教參考過去的經驗和個人知識,再與書院導師商定。由書院導師和大助教在大堂課共同授課和指導,並提供小組間進行交流和互評的機會。每個小組的文化因課程設計、組員和帶領者的性格而有所不同。小組會在助教的帶領下一起學習知識,分享彼此感興趣的內容,然後共同完成一個的專案作為成果。這次,產創課的音樂創作小組將他們的夢想轉化為現實。獨立開設了「生涯探索:流行音樂創作」課程。這門課程注重音樂知識的普及化,打破了以往音樂課程的限制,為同學提供了更高度彈性的學習環境。

【讀者投書】像我這樣的一個大學生:潘羽鍚個展「溫開水日常」自述

▎前言 四月初,有個老花眼的婦人到竹師藝術空間2館參觀。她原本以為會看到滿牆的畫作,沒想到舉目所見是很空很暗的展場。她嚇了一跳,以為撤展了,打開日光燈,才發現牆上貼了一排長長的紙條,每張紙條都寫著一天的行程,她不太懂它們有什麼含義? 這是我的個展「溫開水日常」發生的故事。當我聽到她開燈的違規反應時,覺得有點可愛,也可以理解她的困惑。展覽結束後,我寫了一篇短短的文章,希望和好奇的觀眾分享創作的想法;不過,由於藝術沒有標準答案,展品有很多詮釋的可能,我寫的只是其中之一,大家參考參考就歐虧了。 ▎冗長的儀式 我習慣在錢包裡放一張小紙條,上面會用藍色和紅色的原子筆條列一天的行程。藍色代表普通的事,紅色代表特別的事。 這個有點怪的習慣是從大一培養的。那時身邊一切都很新鮮也很陌生,我怕自己一不小心就錯過了某件重要的事,

文藝復興——清大美術館的初試啼聲

嶄新的白色建築坐落在廣闊的綠地,清大宏亮美術館在台積草皮上亮相,校園的下一篇章也跟著揭開序幕。當藝文中心外牆的海報上出現了文藝復興一詞,便讓人不禁好奇清大美術館所帶來的新氣象,如何從蝴蝶輕輕的振翅,匯聚成振動人心的藝文旋風。

窗殺危機|水泥叢林裡的沉默殺手

你曾聽過人們因為玻璃擦得太乾淨而撞上的糗事嗎? 對人類來說,這樣的撞擊通常不會造成嚴重的身體損傷,但如果是高速行進中的動物撞擊到窗戶,要面臨的可不僅僅是受傷流血、骨折、癱瘓,嚴重者甚至會失去生命。  這些「因撞擊窗戶而導致生物失去生命」的事件就是所謂的「窗殺」,其中最大宗的受害者就是鳥類,每年全球都有數十億隻鳥類因此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