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一場不一樣的假期:中國交流經驗談

來一場不一樣的假期:中國交流經驗談
(山東市區一景。小杜同學提供)

▎前言

想要體驗一個充實而不平凡的假期嗎?清檸記者採訪了兩位在2023年利用企業和暑期學校管道至中國交換的同學,分享他們的經驗談!然而每個活動的性質皆有差異,又因兩岸關係特殊,在享受行程的相對優惠時,也可以思考一下行程背後可能的意涵,作為選擇時的參考要素之一。

為何選擇到中國交換,動機千差萬別,但只要有一點心動就是付出行動的最佳理由!

來自中文系的小杜(化名)對中國文學與其歷史背景相當有興趣,參加了由台灣青年創客發展協會所舉辦的「山東文化大探索體驗營」。藝術學院的馬克(化名)則是看到全球事務處所發布的「北京大學暑期學校」交流活動,決定來場不一樣的文化交流體驗。

▎報名與申請

圖一、北京大學暑期學校招生網站)

在選擇交流管道時,是否需要自費是關鍵的考量因素。如山東體驗營以傳播相關培訓為主題,有影片創作、自媒體經營等經驗的學生在申請上會更有優勢,只要通過甄選便可以無需自費。相對地,免費的行程可能也帶有高度政治宣傳性質,沒有寫在宣傳文宣上的隱藏成本會更需要同學們注意;北大暑校則是只有一個獎學金名額,且甄選標準不明,全自費需要負擔不斐的費用。

時間方面,不同於學期間出國必須要提前一學期到一學年準備,北大暑校在四月底開始報名,時限為兩個禮拜,而山東體驗營則到六月中才停止報名。很適合想要多點時間做規劃的同學。不過,彈性又門檻低的交流活動相當考驗個人的資訊搜查能力。例如馬克提到北大暑校過去因為疫情都是線上進行,幾乎查不到相關資料,只能自己到社群網站上找有經驗的人詢問。不過也意外地找到其他通過申請的同學們,馬克笑說可能是種意外的緣分。

▎行前準備

(圖二、山東文化大探索體驗營)

以小杜和馬克參加的活動為例,大部分的行政手續都是由主辦方負責,只需要準備機票與私人花費。到中國交流須特別申請台胞證才可以獲得合法的入境身分,為了不被申請所需工作日耽誤行程,建議在錄取前就做好準備。另外也可在台灣準備好數位支付工具和翻牆軟體,才能配合當地的支付習慣並跟台灣的親友保持聯繫。

山東體驗營在實際出發前請來短影音的專家和台灣的文創公司演講,教導參加者們製作好看影片的秘訣。小杜表示課程很有趣,有很多同學實際將這些技巧應用在後來的旅途中,不過這些課程與活動沒有評分機制,所以也有單純抱持著旅行心態前往的人。

北大暑期學校雖沒有行前培訓,但在台灣時就要做好搶課與付費。馬克回憶當時選課競爭激烈到就像是在搶演唱會門票,其他的同學正在吃午餐,她則拿著手機不斷重整支付寶頁面。因為在北大當周沒課就不能住在宿舍,為了能夠在北京待滿四周,她必須每周都有選到課,否則就有流落北京街頭的危機。

▎紀錄山東古城: 山東文化大探索體驗營

圖三、孔廟大成殿外景。小杜同學提供)

山東探索營每天都有充實的行程,走訪大明湖、泰山、孔廟、孟廟等山東文史景點。活動要求每個參加者必須隨手拍攝紀錄,並在社群平台上分享出遊心得,從最簡單的圖文遊記到短影音紀錄皆可,但實際上參加者們也並不清楚實際的審查標準與界線為何。小杜認為能夠實際走訪憧憬的史地景物真的非常過癮,但也同時看到歷史的痕跡與滄桑。

活動面向傳播相關領域,參加者多為來自各大傳媒相關科系的女學生,身為中文系且比較內向的小杜沒有和其他人有太多互動,但可以觀察到熱衷於影片創作的人確實不少。例如在最後一天的大型短片競賽中,某組同學拍的劇情片使他印象深刻。小杜也在成果發表當天分享以這幾天遊歷心得為題的新詩,是一次難忘的經驗。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幾乎每天都會有大人物和參加者一起吃飯,像是省台辦等單位的代表,這也可能會成為參加的誘因之一。然而,相對地,行程幾乎都是按表操課,鮮少有自由時間。


▎體驗內捲生活:北京大學暑期學校

相較之下,北大暑校非常自由與彈性。如受訪者馬克早上去學校上課,下午便是自己的時間。

他根據網路上查到的資訊,選擇評價較高的通識與程式設計課程,每個課程都讓他印象深刻,然而在程式設計課時,老師使用台灣少見的軟體roblox,導致他在上課時有些困難與不適應。不過參與暑期學校的成績壓力不大,即使被當掉,也只是無法抵免清大學分,不會對在校成績有實質影響。

北大的學生餐廳選擇相當多樣,除了異國美食還有來自中國各省分的特色餐點,且需要學生證才能享用。交通方面,宿舍走到教學樓只要10分鐘左右,就算是在校外移動,大眾交通工具與打車也都相當方便且便宜。馬克更額外表示中國的數位支付與網購相當盛行,現在還學會了如何使用集運寄行李回台灣。

(圖四、北大校內的毛澤東語錄。不只是校內,整個中國幾乎隨處可見。 馬克同學提供)

馬克分享在北大住宿有很多不習慣,例如床板會發出聲音、沒有飲水機、熱水限時、洗澡要插卡但冷氣不用錢等等。交流期間,港澳台的同學們會集中在同棟樓,因同樣身處異鄉,馬克和他們建立了共患難的革命友誼,對他來說是最寶貴的收穫。至於中國學生,他則在分組報告中對他們的積極性印象深刻,也在言談間看出中國學生對於政府是如何高度服從與敬佩,和台灣環境完全不同。

▎訪後心得


「有些事情真的要自己去看看才會知道。」小杜感嘆地說。

兩人在回台後都有些想法上的改變,皆有提到的是對中國的印象,實際走過一次才知道過往的觀點到底是污名化還是事實,對網路流言有了更明確的判斷。雖然旅途中不全是好的回憶,也有價值觀衝突的時候,但確實開闊了他們的眼界。

去中國交流,或許不全然是「觀光」這麼簡單。申請過程以及實際行程中可能都隱含著政治宣傳以及利益交換的意涵,除了享受旅程也建議更深入思考映入眼簾的每個風景,或許會讓參加者對相關活動有更多的理解與思辨,也更了解兩岸交流的特殊性。


生活記者/葉亭妤

編輯/潘紫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