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湖:記憶所繫之處(上)

成功湖:記憶所繫之處(上)

萬事萬物都致力於書寫自身的歷史。」──愛默生,轉引自羅伯特 • 麥克法倫 《故道》

▎鮮明的湖

成功湖是鮮明的。當我自北側步道開始向東步行,便可以看到植物工整的排序:包覆在整個湖體最外層是高聳、纖細的溼地松林,接著是枝條垂順的木麻黃,隨著腳步前進,最內側的喬木則由芒果樹、榔榆、印度橡膠樹、樟樹遞進。高樹之下,是由中層的灌木組成,修剪齊整的杜鵑、鵝掌藤,引導著步道前進,再向低處,則是覆沒地面的冷水麻以及腎蕨。這些景觀植物層次錯落,有序引導著觀者的視線。

(圖一)成功湖的植被設計層層有序,可以清楚見到直立的喬木與灌叢,營造出綠意包覆小徑的景象。湖畔喬木中,根據陳家進先生口述史與訪談鄭正義先生,北面木麻黃可能為日治時期所栽植(攝影:張晁維)

如果步行到西側,就彷彿走進了一個明晰的四季:當我走過夏季,是阿勃勒陽光一樣鮮豔的明黃,與鳳凰樹燃燒般的鮮紅,當我走入冬季,便走進了烏桕紅黃交疊的葉色。這裡更為開闊,擺放了多組桌椅,許多人便會在此停駐於樹影交疊的午後。那麼,如果繼續走下去,便走進了東側新開放的水生植物步道,初春,沉寂了整年的德國鳶尾綻出了鮮麗的紫花。

成功湖是鮮明的。就像是翻閱歷史年表,就會發現它始終肩負著明確的任務。從二戰時期燃料廠的消防湖,到成為清大校地中心,校友們記憶所繫之處。就像是翻開地圖,那形狀也總是明晰地鑲嵌於此:自1921年的日治五萬分之一地形圖、1945年與1976年的新竹市舊航照,附近的荒地與墓地逐漸更動、建設,成為供應戰爭所需的燃料工廠、學生上課的館舍與操場,唯有成功湖的湖面,似乎成為周遭相對恆久地定位,原來早於戰間做為消防湖使用前,它便是常民所利用的埤塘。

如果僅是觀看,那樣航照圖般俯望的角度、地圖測繪般精準的形狀、校園規劃者對植栽的精細安排,眼光似乎易於穿透,也就容易認為成功湖就是如此;但若循著他人的生活與回憶,場景倏而變換,就像是走入另一個模糊難辨的湖域。它並不像歷史書寫一樣連貫,而是嘗試重建回憶時一樣破碎,而敘述者回望你,用一種信誓旦旦的眼神。

掩映的地景

請讓我再帶你走一次湖畔。原本日本海軍平日在此訓練的湖空無一人,而島嶼也暫時不再響起空襲警報的驚懼。孩童們牽著水牛來到湖畔,會在放牛時遇上訓練的國軍。你知道政權流轉,1945、1949年過了。孩童們說,沒有魚吃,就過來這裡釣苦甘仔,一端是線,另一端綁上蚯蚓。他們說,這湖的北面深,南面淺,種著木麻黃的地方就是北面,水深很可能會把人淹死。他們說,吳郭魚會躲在水草裡度冬,等到冬天再冷一些,魚就可能凍死。

一隊人馬撥開草叢,當他們首次看見湖時,看到的是沒有路徑、叢林雜草所包圍的「天然湖」,而周遭除了幾間小木屋外,就是小山丘與荒田。他們開始將這塊土地整頓成心目中的理想校地,並且效仿1950年第一屆聯合國大會舉辦地點的紐約成功湖命名,「成功湖」之名此刻才開始躍入了我們的視野。而我們就此走過了1955年,清華在臺復校之初。復校之後,時有放水需求,湖中有個管路通向海軍第六燃料廠,透過開關能夠調節水湧向北面工廠,開啟開關,水便溢流到了馬路上。

(圖五)1957年5月梅貽琦校長與張昌華視察新竹赤土崎預定校地(來源:清大圖書館)

砲聲與金鼓轟然鳴響,十二艘遊艇在好手操縱下離岸駛向柳蔭,「克恭橋」的布幕拉開,原本據說是日軍建來訓練用的湖中孤島首度有橋連結至岸。記載這件事的是清華雙週刊,創刊號的頭條新聞大大寫下「水木清華 壽與國同 慶祝五十五年校慶 本校舉行盛大慶典」,此刻,是1966年4月30日,發刊辭寫著「際此復校十周年之日,我們由衷地感到有一份流通校園內刊物的需要。

第二版洋洋灑灑寫了「成功湖畔談釣魚」,開頭寫著「你有沒有過當夕陽西下,紅霞滿天的時候,手持一根釣竿在成功湖畔,一邊欣賞湖光山色,一邊享受垂釣之樂的經驗?優哉游哉地好像拂過你身旁的清風,靈性的感受實在是非常美的。」這篇文章記載著湖內以往有鰱魚、草魚、鯽魚和鯉魚四種魚,魚也可大至二三尺,也有蝦,但新放水後魚不大,只有一種鯽魚。文章另外介紹了釣魚時間、用具和釣魚店,「祝各位能有機會一嘗釣魚之樂」。

自校方美化成功湖後,它成為校園記憶纏綿的中心,此時的館舍、福利社、活動中心等圍繞著湖而建。情侶依偎讀書、社團活動聚會、聯誼划船遊湖、讀書後的漫步散心都圍繞著湖畔。隨著時代變遷,學生也從八十餘人,漸漸成長為數百人、數千人,館舍與校地也以驚人規模擴張。但無論校景變遷,成功湖在學生心中始終維持不墜的地位:能夠坐擁一座湖,那是清華人的記憶、象徵,以及驕傲。

讓我們再次走入湖畔。一名學生被飛掠湖面上空的鳥群引起注意,他極目而視,卻僅能辨識出是雁鴨科的鳥種。他寫下:「脖子前伸,鼓翼迅速,依體型判斷為小型鴨,可能為小水鴨或白眉鴨。整群約在10至15隻,自禮、仁齋上空經成功湖上空,由東南往西北方向飛行。飛行高度約比平常鴿子飛翔高度略高,不久即消失在樹後。」那天是1991年10月15日,天氣陰雨,那疊「新竹清華園鳥類調查紀錄表」和「拯救香山海濱討論會」泛黃的手寫會議紀錄壓疊在一起,袋上封面寫著1992(81)學年,此時正是臺灣環境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

一群初入學的大一新生,從早晨便鼓動著當日的壽星丟湖,終於結束一整天的必修後,一群人便簇擁到黑暗的橋上,喧鬧將壽星擡起丟進湖裡,在熱烈的氣氛下,四、五個人也相繼跳入湖中「成為清大人」。湖中的學生們攀附在克恭橋邊,嬉鬧的合照在底片上顯影,笑容飛揚,這是2001年,一個世紀就此劃過。

湖面上翻起魚屍,周遭瀰漫著惡臭,水面滿覆綠色藻類。學生們拍照記錄著每日的水色、魚屍、學校工作人員的處置,以及訪問總務處、參加學生會主辦校是論壇的校方回應,張貼在十多位幹部們所成立的「拯救清大成功湖」臉書社團,這場集結來得迅猛,短短一天最高便有十一則貼文,這是2012年5月8日。

而在總務處網站公告〈100學年度第一次總務會議報告資料〉中,也同樣對這一場優養化的紀錄歷歷「101年5月5日氣溫偏高,使得成功湖優養化急遽惡化,於5月7日一早即雇用抽水車,吸除水面藻類,連續5天共清除273噸的含藻汙水,目前成效不錯。」飽含著藍綠汙泥的汙水清除了,學生們仍然不時在臉書社團內上傳照片回報,版面直到6月16日才暫時歇止。我翻閱著發文的數量變化,像是親歷了這數十日水質的劇烈變動。

(圖八)關注成功湖優養化的學生,當年所記錄的湖水,照片為2012年5月4日拍攝。(來源:祝之易 提供)
(圖九)當年照片中,湖面上浮著一層油汙,據傳是魚類死亡的油脂。(來源:祝之易 提供)

而現在,我們將要走進嶄新的湖域,如同我們眼前所見。當年在湖畔漫步、談戀愛、上課、社團活動的學生們已成為四散各地的校友,2019年,成功湖清淤與水質改善的經費需求再一次呼喚著記憶與情感,那些過往記憶從散逸的口傳牽繫,織起一個綿密的網,並被明朗地提出。

2022年7月,學生離開校園的暑假,工程終於順利動工了,首先是移除超過一公噸的魚類,排開池水,才能開始清淤。隨著水的排出,鏽蝕的腳踏車、手機、玩具、底片相機、酒瓶、沈船,甚至是當年通往北面工廠的管路一一浮現。這項整治工程除了有24小時對準成功湖的監視器可以觀看直播外,也登上國立清華大學的臉書粉絲專頁,小編幽默地與大家分享著湖中撈起的魚種與物件。

當我們終於在湖畔停下腳步,我想讓你重臨那一場浚挖,Youtube影片上卻跳出「直播無法重新回放」的提示,無法回放的,也還有這八十年的變動。沉積多年歷史的湖底曝曬、整地歷經兩個月,就像是攪擾一個層層覆疊的盛大夢境。

參考資料:

林思民, 1991,〈新竹清華園鳥類調查紀錄表〉。

黃同弘,2018,《反轉戰爭之眼:從美軍就航照解讀台灣地景脈絡》,頁158-159。新北:暖暖書屋。

趙家麟,2021,《二戰工業遺址新竹六燃THEN&NOW》。台北:田園城市。

中央研究院,?,《台灣百年歷史地圖系統》。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https://gissrv4.sinica.edu.tw/gis/hsinchu.aspx#

黃亭惇、吳晃昌、吳孟青,2010,〈口述歷史計畫-陳家進先生訪談稿〉。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https://nthu.primo.exlibrisgroup.com/discovery/delivery/886UST_NTHU:886UST_NTHU/12368018740006774,2010年9月27日上線。

陳華、倪瓊湘,2008,〈2008口述歷史計畫-朱樹恭教授訪談稿〉。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https://nthu.primo.exlibrisgroup.com/discovery/delivery/886UST_NTHU:886UST_NTHU/12367915840006774,2008年9月18日上線。

洪素萱、劉采靈、林上十,2021,〈光明里里長/前清華教官:趙強訪談稿〉。「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https://nthu.primo.exlibrisgroup.com/discovery/delivery/886UST_NTHU:886UST_NTHU/12410933100006774,2021年9月7日上線。

中,1966,〈成功湖畔談釣魚〉。清華雙週刊創刊號4月30日:第二版。

不著撰人,1966,〈成功湖遊艇下水 克恭橋行命名式〉。清華雙週刊4月30日:第一版。

不著撰人,1966,〈克恭橋命名典禮〉。清華雙週刊第二期:第四版。

不著撰人,1976,〈記問訪教授 張齡佳教授談清華草創 葉錫溶教授談出國觀感 楊銀圳教授訪美報導〉。清華雙週刊一四三期12月23日:第二版。

王淑惠,2011,〈100學年度第1次總務會議會議記錄〉。「國立清華大學總務處」,https://general.site.nthu.edu.tw/p/406-1004-80357,r4944.php?Lang=zh-tw,上線年代不詳。

Story Map連結:https://storymaps.arcgis.com/stories/e18c599ae1d7484699335db59d5e1a46

作者|連思瑜

攝影|張晁維、連思瑜

編輯|魏欣平

審查|顏士清

校史整理協力|許璦翎、魏欣平、湯逸可

#成功湖 #校園地景 #清華大學 #清大 #校史 #環境書寫


【蘊涵一切生命——清華生態與環境書寫】計畫


2022年冬天開始,我們開始在清大自然保育社進行校園生態調查,2024年春天,開始進行成果書寫與發表。團隊致力於紀錄校園中的物種、生態與環境變遷,並關注我們生活其中時,與其他生命的互動關係。

製作團隊來自自然保育社社員與校內關注環境的學生,結合物種觀察經驗與環境關懷,分享生命與環境所予我們的眼睛、雙手與心。

其他Story Map版文章請入(持續更新) https://storymaps.arcgis.com/stories/91ffa53ff0874699a11ec09042db9b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