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校園鬼故事(下):感官體驗的恐懼加成

▎前言
在上篇,我們從後山及其周遭的環境、遺跡出發,在結合歷史背景與真實事故之下,恐怖故事的出現與流傳未曾停止,成為在校生們跨越時間共享的空間感與共同記憶。而本篇則將以人社院的角落為焦點,從感官對建築構造、幽暗角落的知覺,到難以解釋與理解的個人經歷,無一不為人社院增添魅影,化為學生對空間的集體想像。
▎人社院:建築空間設計與感官的恐怖想像
清大人社院建於1984年,其建地過去是新竹第一公墓,據傳在建設人社院時曾經挖出墓碑、骨頭及文物。清華校方亦在官方網站的景點介紹頁面中,依照人社院的外型而將其稱為四大聖獸中的「青龍」。
人社院的清大在粉絲專頁中這樣形容其外觀:正門為「龍口」,大講堂(原名小劇場)宛如「龍珠」,建築上高聳的鐘塔,則是朝天的「龍尾」。對應朱雀-化學館、玄武-物理館、白虎-資電館,作為清大校園中的四大聖獸,顯見建物背後的特殊象徵意義。

清大人社院過去的地貌為這裡所流傳的故事帶來鬼魅色彩。從建築物內部的空間設計,乃至建築物外部與周遭環境,都引發人們對於公墓、死亡、詛咒等聯想。
「因為我一直覺得C區一樓電梯旁邊的樓梯很不舒服,每次走都覺得有東西從小腿那邊拂過去的感覺,就會問別人:你覺得人社院哪裡最陰?想確定是不是只有我有這樣的感覺。雖然位置有些不同,但是大多數人都滿一致的回答是C區。當然也有人說哪裡都沒感覺。就問到了友人A的故事。他說是C區二樓往廁所的那條走道他說每次走都會聽到後面傳來喀啦喀啦喀啦的聲音,原本以為是背包的扣子的聲音,但即使握住了扣子,也還是會聽到那個聲音,從此以後他再也不去上那間廁所了。」(擷取自批踢踢marvel版,2013)
「C30x那間真的很涼,拐彎進女廁門前會覺得有人但通常都沒人,另一間有類似感覺的在C20x和B3>系辦區隔壁那間,想想搞不好是很少人去的問題。C410A沒去過,不過C4區這帶還有另一間有聽過學姊的同學遇到。」
「人要用的教室、房間不大可是走廊等等公共空間卻做得超大,整個建築物裡面一年四季都陰陰涼涼的」(擷取Dcard靈異版,2015)
「不是喔,蓋得像迷宮一樣是為了讓氣保持暢通,所以任何一條走道最後不能是牆壁,不是要連接到另外一條走道,就是要在最後開窗開門,這樣才能把陽氣納進來,壓住人社院本身得陰氣,……不過人社院有一條走到例外,就是C區2樓到廁所那一條因為外面就是山壁了,所以既沒開門也沒開窗,那條走道陰的跟什麼一樣 我的媽壓>"<他(老師)還說人社院剛落成那一天,請了一個很有名的老道士來人社院跳木偶,……為的是讓木偶代替人,讓本來就在土地上得陰靈附上去,不過這習俗已經很久都不用了,當年怕陰氣太重,所以特地又請人來跳。這隻木偶從大門開始 每一間房間都跳過了一次。」(擷取自google nthu.talk,2007)

人社院分為A、B、C、D區,其中C區形狀狹長,使該空間容易成為產生恐懼之處。
目前蒐集到的故事內容大多屬於感官體驗所引起的認知或反應,並未有具體的鬼魅形象出現。〈校園環境之恐懼認知研究–以師大校園為例〉(莊博涵,2010)提及空間設計之於恐懼情緒的關係。作者提出「外在環境因素」和「內在心理因素」兩大層面。前者指涉空間的使用頻率、隱蔽性、環境整潔度、照明設備及採光等;後者則為人們因位處的環境及過去經驗、生理狀態等個人變因,產生不同程度的恐懼反應。其影響因素包括使用時間、環境熟悉度、有無同伴隨行、有無被驚嚇之經驗等。
結合網友故事內容,引發恐懼之因素多為轉角處、位處偏僻等,顯示C區可能在環境及感官就先影響人的認知及心理反應,進而造成恐懼。

人社院外觀造型特殊,內部空間規劃了許多挑高設計、蜿蜒的走廊、難以熟記的空間配置,加上其原為公墓用地,因此亦有人如此形容人社院建築與過去公墓用地的關係:「簡單介紹一下人社院,據學長姐傳述,人社院的設計是依據古代帝王陵寢的格局所建造的,號稱夏天不必開冷氣就能感覺到陣陣寒風吹來,而地底下則是有層層墳墓堆疊起來的巨型夜總會。」
人社院內部整體空間設計使人感到光線昏暗、回音大及體感溫度較低等。且建物坐落在過去的新竹第一公墓上,因此許多衍生而來的故事在校園中流傳。
不僅人社院的教學空間,人社院圖書館也流傳鬼故事。人社院圖書館位在人社院A、B區的一、二樓。雖同樣在人社院內部,但相較於人社院C區及整體空間的鬼故事以感官描述恐懼,圖書館的故事中的鬼魅具有較為具象的外型。

「聽說有人在清大人社院圖書館看到過有一顆首級<—聽起來比較保守吧,還是要說人頭?在書架層之間飄浮著,很像是在期刊區。所以我去人社圖書館一定結伴,尤其是地下書庫的地方。」(擷取自PTT Gossiping版〈Re: [問卦] 有沒有清大鬼故事的八卦? 〉,2011)
「人社院剛落成啟用那一陣子傳出來的。有個無辜的同學,有天沒事在這邊很用功的翻閱期刊,翻啊翻啊,猛一抬頭,透過書架的書本間的間隙,就看到有個人在看著他,他也不以為意,繼續翻。翻沒幾下,這人講話了:欸!你很吵喔~無辜同學心想,你神經病,我只不過是翻書,又沒在吵。於是不鳥他繼續翻,一邊慢慢稍微移動。移到動另一個書架間隙,又看到那個人,那個人還是不慍不火的說:欸,你很吵喔。無辜同學就有點火大了,想說我又不是真的很吵,你這人是怎樣!於是大步跨開想移動到別處。越過書架,就看到這個『人』,原來只是個人頭飄浮在半空中,聽說這個人頭連打掃阿姨都有看過。」(擷取自PTT marvel版〈Re: [校園] 有沒有清大後山的鬼故事?〉,2007)
位在人社院當中,當然不免俗地會把圖書館與人社院整體作連結,批踢踢marvel曾有網友形容:「人社圖書館按照位置,就是陰宅裡面的藏寶處,就像是以前的古墓裡面都會有個藏寶的地點,人社圖書館就像是人社院的寶藏。而它也特別的陰。其實我記憶中的圖書館是真的涼到不行,不過以前我是從沒遇過什麼,主角是學姊說的期刊室(見圖二)。期刊室又在更裡面的地方,所以又更冷更陰~~」
圖書館因為要保存藏書而設有中央空調,使得體感溫度較低,因此恐懼感可能反映在感官上,使得人們容易產生聯想。
另外,在故事中出現的人頭也因曾被清潔人員目擊,說明其可能時常出現、甚至徘徊在該處,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

人社院的建築物也流傳關於興建意外的故事:「建築物到某一個高度的時候瓷磚就貼不上去,就有人傳聞在建這一棟樓的過程當中,因為有人從上面墜下來。」
根據筆者友人經驗分享,在夜教活動中常會以人社院建物體的軼聞作為話題。不過若是觀察人社院的整體外觀,可以發現不僅人社院鐘塔,建築物的其他部分也有相同的磁磚設計,因此所謂的「貼到一半」應為建築物原先的設計,而非意外事件或某種神奇的詛咒導致。

另外則是網友分享(2013)曾在周遭環境中遇到的事件:
「我與女友晚上的時候都會相約在清大校園漫步談心,我們走阿走走到人社院附近。……剛過生科館到了生科小徑附近,我就説,你不覺得清大很多廢地嗎,然後順手指了指旁邊的空地。閃光回" 難道你覺得這裡要蓋滿建築物嗎? "
這時我就聽到草叢傳來稀疏的聲音,感覺是有人在裡面嬉鬧的聲音,我也不以為意。……剛想完我就覺得不太對勁,聲音開始變得越來越大聲,然後開始聽不清楚是不是人聲,變成一種恐怖的呻吟聲襲捲而來 直逼腦門,一股寒意從腳延伸到頭頂,雞皮疙瘩都站了起來。我看了閃光一眼,她的眼神佈滿恐懼,眼淚也快掉了出來,我知道這不是錯覺了,我趕緊摟著他往大馬路上走(本來走人行道),……然後我也不知道哪來的種,摟著閃光邊用眼角的餘光偷瞄後方的情形,這時我看到四個人影從草叢裡跳出來,往我們的方向走,裝伴是普通的大學生服裝,他們嬉笑的樣子看起來是人,我鬆了一口氣轉頭回去跟閃光説:是人啦 我們聽錯了。
閃光轉過去也看到了是四個人,到這我放心了不少,想説是自己多心了。然後再走了約莫五秒,正當我要在轉頭與初次見面的四人打招呼寒暄時,卻發現寬闊的馬路上,空蕩蕩剩下的只剩呼嘯的風聲。
事後與女友討論,在她説完" 難道你覺得這裡要蓋滿建築物嗎? "之後,我聽到的是襲捲而來的呻吟聲,而她聽到的是四個人在學她説話的聲音:
" 難道你覺得這裡要蓋滿建築物嗎? "" 難道你覺得這裡要蓋滿建築物嗎? "" 難道你覺得這裡要蓋滿建築物嗎? "" 難道你覺得這裡要蓋滿建築物嗎? "」(擷取自PPT marvel版,2013)
人社院的所在位置因歷史的地貌變遷,以及位處清大校園相對邊緣的地帶,使得在這個空間中流傳的故事都帶有神祕特質。人社院內部空間的設計,使感官上感到昏暗、陰涼,因此即便沒有具體的鬼魅形象,人們也總是以「不舒服」、「怪怪的」等詞彙形容,這也使這些故事更加模糊,有更多的想像空間,並透過一屆一屆在其中活動的學生口耳相傳下去。
▎結語
現代化教育機構應該是被視為「袪魅」的角色,但是透過本文的回顧,可以發現校園的空間從未袪魅,更不斷出現被視為非理性的校園鬼故事傳說。這類傳說不斷對我們日常生活個體/集體的行為、空間、社會、文化持續產生作用(林潤華,2017)。如同證明Josephson-Storm所提出的:「我們從未袪魅」,即便在被視為現代理性化的教育空間也是一樣。
墓地因校園的擴張,而被納入清大的板塊。這些區域因地處邊緣、空間規劃所帶來的感官體驗,以及其地貌的歷史變遷,而被披上一層神秘面紗。在真實事件、學生活動不斷口耳相傳的渲染下,這些在空間、環境、身體感和情緒反應的描述及共有記憶,之於清華大學學生、校友而言,儼然形塑了屬於清華大學的文化圈,成為現在或曾經生活在清華的人們彼此共享的經歷及記憶連結。
特約記者/廖映彤
編輯/陳映蓉、魏欣平
攝影/魏欣平
參考資料:
PPT Marvel版,〈[討論] 各大學校園傳說--清大篇〉。
https://www.ptt.cc/man/marvel/D2C/DB2F/D70A/D7C6/DB46/M.1197476775.A.E87.html 。
PTT Marvel版,2013,〈Re: [經驗] 清大 鬼故事 難道你覺得這裡要蓋滿建築物嗎〉。https://www.ptt.cc/bbs/marvel/M.1379864914.A.7D5.html 。
PTT,2011,〈Re: [問卦] 有沒有清大鬼故事的八卦?〉。https://ppt.cc/FvNW 。
PTT Marvel版,2007,〈Re: [校園] 有沒有清大後山的鬼故事?〉https://www.ptt.cc/bbs/marvel/M.1171027991.A.884.html。
洪瑞?,2007,〈【校園傳說專題】清大遊樂園 兒童不宜〉。PeoPo公民新聞,11月20日。https://www.peopo.org/news/7849。
國立清華大學校友中心臉書粉專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891424884227894&id=102812179755839&set=a.102871573083233。
陳力俊,2020,〈清華歷史性與代表性建築〉。
https://lihjchen1002.blogspot.com/2020/03/blog-post_12.html 。
延伸參考資料:
PTT Marvel版,2014,〈Re: [經驗] 清大夜教〉。
https://www.ptt.cc/bbs/marvel/M.1411373194.A.162.html。
PTT Marvel版,2014,〈[經驗] 清大夜教〉。
https://www.pttweb.cc/bbs/marvel/t/6031226?p=1 。
#清大 #校園鬼故事 #人社院 #空間 #歷史 #環境 #感官 #鬼魅地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