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深掘

清大學生自治現況分析及學生看法

在清華大學中,學生會是全校性的學生自治組織,是一個實施立法、行政、司法等三權分立制公共性組織,旨在為學生提供自我管理與參與校園治理的平台。然而,若我們單看學生會選舉的投票率,可以在某些層面觀察到學生對於學生自治事務的參與程度。學生自治是否面臨相似的困境?學生對於學生自治的態度又是如何?為了更深入地探討這些問題,本文將結合學生訪談以及問卷調查,聚焦於清華學生對學生會及其他自治組織的看法,了解他們對自治組織的認同感、參與意願及所感知的影響力,並探究可能影響學生參與的原因,於此同時透過訪談,亦希望呈現學生自治的現狀及其所面臨的挑戰,並針對學生的需求與期待,提出學生自治的未來展望。

選課甘苦談:從院學士班制度看跨領域選課的理想與現實

113學年度第一學期的加退選準備結束了,你是否選上心儀的課程了呢?還是在等待最後的機會呢? 每當選課期間,院學士班不受限制的選課優先權經常受到討論,有些同學認為此能促進跨域、多元學習;有些同學則認為此會影響非院學士班學生的修課權益,第一階段選課應該保障本系學生,待後續的選課階段再開放給院學士班、二專等同學。 本次報導,清檸採訪數位不同科系的院學士班、非院學士班同學,聊一聊他們對選課制度的想法、遇到的困境,以及對於選課制度爭論的感受。此外,清檸也與課務組進行書面溝通,了解目前校方對選課制度爭議所提出的可能解方。

何處是我家—從住宿生到租屋族的歷險

不知道各位清大生是否有同感,每當到了換宿舍的時節,無論是從同儕口中,或是在清交二手拍等社群上,都能感受到大家對未來住處的焦慮。近年來,發愁的學生比例似乎在不斷攀升。隨著南大學生即將入住校本部,住宿議題再次成為學生間的話題。大二和大三生憂慮能否順利抽到宿舍,還有不少人要在抽宿與找租屋間做出艱難抉擇。待抽宿結果出爐後,更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本期專題訪談了幾位正在租屋和考慮租屋的清華學子,從他們的分享中得到了許多有趣且值得深思的經驗。我們將透過這些經驗,帶領讀者深入探討清華學子們的完整租屋歷程。

16週,好嗎?放假之外,學期總週數降低對師生的意涵

當你在聖誕節終於不用一邊趕期末,一邊看台大的朋友考完已經出去玩 ,你可曾想過那是一個怎麼樣的感受?清大將在113學年全面實施16周,自110學年試行的16+2彈性周次成為歷史,改制後,學生會如何運用多出來的時間、教授又會如何適應新的學制呢?

梅竹賽的幕後推手—專訪梅竹籌委會

「梅竹籌委會是個很熱血的團隊。看到身旁有一起奮鬥的夥伴,我覺得有找到歸屬感的感覺。」宋同學作為今年梅竹籌備委員會的清大總籌,分享了參與甲辰梅竹籌備過程中的精彩。你曾參加過梅竹賽嗎?這場有58年歷史的盛會,乘載著兩校數十屆學生的共同記憶。不僅是激烈的運動對抗交流,也凝聚歸屬感與驕傲、更象徵著清交兩校互相競爭合作的共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