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

成功湖:記憶所繫之處(上)

「萬事萬物都致力於書寫自身的歷史。」──愛默生,轉引自麥克法倫《故道》 成功湖是鮮明的。當我自北側步道開始向東步行,便可以看到植物工整的排序:包覆在整個湖體最外層是高聳、纖細的溼地松林,接著是枝條垂順的木麻黃,隨著腳步前進,最內側的喬木則由芒果樹、榔榆、印度橡膠樹、樟樹遞進。高樹之下,是由中層的灌木組成,修剪齊整的杜鵑、鵝掌藤,引導著步道前進,再向低處,則是覆沒地面的冷水麻以及腎蕨。這些景觀植物層次錯落,有序引導著觀者的視線⋯⋯

教練!這隻魚可以吃嗎?清大水域魚類觀察

探索自然是人類的本能。古代常有學者仰望星空,紀錄天體的軌跡,甚至發展出複雜精密的信仰和占卜術,知名的亞里斯多德也曾穿梭於鄉間,蒐集各種動植的標本,研究生物的分類和奧秘。 我對身邊的景物也有著同樣的好奇,在大二的暑假,我加入以研究淡水魚蝦為主的實驗室,開始參與移除外來種魚類的工作,同時學習如何鑑別魚類。在跟隨研究人員採樣的過程中,我逐漸培養出了觀察魚類的興趣,並在此後兩年持續流連成功湖、昆明湖、女宿前水道等生活周遭的水域環境,累積了一些對清大水體中魚類的觀察,想在這邊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