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何處是我家—從住宿生到租屋族的歷險

不知道各位清大生是否有同感,每當到了換宿舍的時節,無論是從同儕口中,或是在清交二手拍等社群上,都能感受到大家對未來住處的焦慮。近年來,發愁的學生比例似乎在不斷攀升。隨著南大學生即將入住校本部,住宿議題再次成為學生間的話題。大二和大三生憂慮能否順利抽到宿舍,還有不少人要在抽宿與找租屋間做出艱難抉擇。待抽宿結果出爐後,更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本期專題訪談了幾位正在租屋和考慮租屋的清華學子,從他們的分享中得到了許多有趣且值得深思的經驗。我們將透過這些經驗,帶領讀者深入探討清華學子們的完整租屋歷程。

16週,好嗎?放假之外,學期總週數降低對師生的意涵

當你在聖誕節終於不用一邊趕期末,一邊看台大的朋友考完已經出去玩 ,你可曾想過那是一個怎麼樣的感受?清大將在113學年全面實施16周,自110學年試行的16+2彈性周次成為歷史,改制後,學生會如何運用多出來的時間、教授又會如何適應新的學制呢?

梅竹賽的幕後推手—專訪梅竹籌委會

「梅竹籌委會是個很熱血的團隊。看到身旁有一起奮鬥的夥伴,我覺得有找到歸屬感的感覺。」宋同學作為今年梅竹籌備委員會的清大總籌,分享了參與甲辰梅竹籌備過程中的精彩。你曾參加過梅竹賽嗎?這場有58年歷史的盛會,乘載著兩校數十屆學生的共同記憶。不僅是激烈的運動對抗交流,也凝聚歸屬感與驕傲、更象徵著清交兩校互相競爭合作的共好精神。

最多元的學習安排,最僵化的成績評量——討論清大雙二一制度的存廢

▎前言 清大作為推動繁星、特殊選才、跨領域等多元學制的重點大學,也如高為元校長新上任時在遠見雜誌受訪時所說,期望協助學生自我探索,「助學生發掘潛能,擁抱不確定的未來」(註一),校長也強調,成功不是只有一種定義。 對現在的學生來說,大學的最終目的還是在取得學歷。累計雙二一退學制(註二)、6年最高休業年限則成為阻止學生學歷得取得的現存規定。教務長巫勇賢接受清檸訪談時,曾提及「現在被雙二一的學生不多,大概每年也就在學人數的千分之二」。儘管被雙二一的學生在清大校園是極少數,但怕被當、怕收到期中預警、追求高GPA的成績焦慮一直都無處不在,「人數少」並不會淡化這些問題,反而是將這些在紅線上遊走的人邊緣化。 ▎成績不及格!退學制度在清大 在二十年前,清華便曾以實驗性質的方式,來廢除雙二一制度(註三)

心繫一條黃絲帶——以「獨台會案」思考我們與歷史記憶的關係

▎前言 什麼樣的情況會看見凌晨5點的天空?整夜沒睡在趕報告,看見陽光從宿舍的窗外慢慢透進來,或是帶著優閒的心情從床上醒來,準備早起去慢跑?1991年5月9日凌晨5點,對當時讀清大歷史研究所碩士生廖偉程而言,是被調查局從宿舍帶走的時間點。 「學校的宿舍裡面,聽到有人撞門撞到很大聲。拿一張拘票給我看說:『跟我去學校說明說明。』隨後就把我帶到車上去,在我上車之前還給我戴上手銬。我說:『這是幹什麼?我犯了什麼罪?』他們說你到了就會知道了,去說明說明就好。」 「我就眼看著車子開出校門外。我說:『不是要去學校說明說明?你們怎麼朝著學校外面開?他們說,你到了就會知道。」(廖偉程,《末代叛亂案》57:52) 1991年5月9日凌晨,法務部調查局幹員法務部調查局以涉嫌協助史明進行台獨工作為由,進入清大學生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