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清大的那些日子(下)——大學宿舍的理念革新與建設難題

住在清大的那些日子(下)——大學宿舍的理念革新與建設難題

▎前言

大一開學時,作為大學新鮮人,有些人或許僅僅帶了基本的生活用品來到清大宿舍,有些人則帶了各種不同用途的小家電、擺飾等來到新環境,準備迎接新生活。佈置個人空間以外,在宿舍內也須學習與室友們相處,找出共同生活的平衡之道。

除了個人對宿舍的經營,宿舍的硬體設施也會影響宿舍生活樣貌。本次專題清檸透過訪談顏東勇總務長,了解在清大一棟宿舍從規劃到落成、維護的流程,以及對於學生宿舍規劃的看法。

▎一棟宿舍的誕生

清大宿舍新建與翻修的計畫始於學務處住宿組。做為宿舍的經營者,住宿組提供住宿服務與分配宿舍,也負責根據學生住宿需求提出修繕或新建的計畫。總務長表示,目前清大正進行的宿舍計畫有兩項,一項是每年規劃約一千萬元擇一齋舍進行整體維修,改善學生的住宿品質,一項是預計在113年完工的美齋。

宿舍新建與維修的提案完成後,會進入總務處的校園規劃組討論土地位置、金費等等細節並執行,但真正能執行的關鍵在於「資金」。根據「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興建學生宿舍貸款利息實施要點」規定,宿舍的最高補助貸款金額以新臺幣1億元之全額利息補助。政府鼓勵學校新建宿舍以完善校園住宿空間,學校也受教育部、財政部監督與審核。

儘管能夠獲取教育部不同項目的資金挹注,但補助的經費本身不足以支付所有宿舍新建的費用。大部分的宿舍會採取向政府貸款的方式,並將貸款的費用攤入歷年住宿生的住宿費用,如果申請到越多補助,便能有效降低宿費。「我是希望一年宿費不超過兩萬五。」顏東勇總務長提及自身所希望可以達成的目標。

然而資金問題並不是透過補助申請就可以解決。宿舍新建計畫的延宕,也和宿舍第一年投入的營運資金籌措有關。參考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的會議紀錄(註一),原訂要蓋在北校區地上七層地下一層的德齋,就是因資金不足,遲遲未有近一步的動作。

(圖一)雖然美齋已成功進到執行階段,但像是因為新冠疫情影響建材供貨,營建材料價格大漲,新建費用從原訂5億4千萬元預算變成6億9千萬多。

目前在清大宿舍建築共有27棟,其中有一半都超過50年使用年限(如圖三),除非可以進行結構性的補強,不然均達到可以被報廢的標準。學校雖在計畫新建宿舍同時也進行各齋舍的逐棟整修計畫,但如總務長所指:「宿舍整修沒有更新到建築基本結構,所以外部整修後其實並不會拉長一棟宿舍的可使用年限汰換老宿舍與找新地建宿舍仍是最終的目標。

(圖二)清大校本部齋舍的使用年齡(截自109學年度校園景觀環境審議委員會第3次會議紀錄
(圖三)清大大校區齋舍的使用年齡(截自109學年度校園景觀環境審議委員會第3次會議紀錄

「住宿率70%是學校的目標。」總務長表示,學校方了解住宿需求量多於宿舍床位的現況,但困於現實資金籌措的困境,使有些新建宿舍的營建計畫無法快速實行。

(圖四)德齋的提案計畫(截自108學年度校園景觀環境審議委員會第8次會議紀錄中「北校區學生宿舍新建工程構想書暨財務自償性計畫報告書」 委託技術服務案簡報)

▎新宿舍運動

教育部於2019年實施「弱勢學生助學計畫精進措施(校外租金補貼)暨新世代學生住宿環境提升計畫」(以下簡稱新世代學生住宿提升計畫),並推動新宿舍運動。「新世代學生住宿提升計畫」的目標,除了為在校內或校外提供經濟弱勢學生價格低廉且安全的住所,同時也期望透過補助款的提供,鼓勵各大專院校規劃符合新宿舍運動理念的宿舍。所謂新宿舍運動,便是希望學生也能在宿舍中進行同儕交流,發揮​創意等,讓學習不僅只能發生在教室中。

(圖五)新宿舍運動理念(截自教育部大專校院學生宿舍提升計畫網站)

「現在是走向新世代宿舍。」總務長以美齋為例,向我們說明新宿舍運動理念在清大的落實狀況。總務長提及,美齋的興建經費部分來自教育部新世代學生宿舍提升計畫之補助額(約5000萬),其公共設施配置不同於清大現有的其他宿舍,標榜更符合學生住宿需求,並且打造住宿與學習合為一體的場域。例如南校區的美齋內、外規劃各種公共空間,包括學生參包括學生餐廳、多用途空間等。校方透過規劃宿舍公共空間,期待促進同儕間的交流,並且相互學習激發更多想法。

▎清大生的住宿需求

美齋的特色在於提供學生更多公共空間,設置學生餐廳,並將宿舍區連接教學區。透過硬體設施的規劃,達成新宿舍運動之理念,給予學生更多交流與學習的空間,且使宿舍生活更加便利。

不過,公共空間的增加,相對壓縮了得以提供學生的床位數量。總務長表示,原先美齋規劃提供學生606個床位,但為了增加公共空間而減至586個床位。現今清大學生住宿率未達總務長口中的校方自訂住宿率七成之目標。美齋的興建雖增加了校本部床位,但若考慮未來自南大校區遷至校本部的學生數量(統計至111學年度第一學期南大校區的在校生人數共有3549人,註二),美齋提供的床位數對住宿率提升並無顯著幫助。

(圖六)美齋的想像圖,住宿樓層中的公共空間增加(截自108 學年度第 1 次校園景觀環境審議委員會會議紀錄
(圖七)美齋的想像圖,宿舍樓下規劃商店、多用途空間(截自108 學年度第 1 次校園景觀環境審議委員會會議紀錄

清大總務處住宿組於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進行「南校區興建宿舍意見調查」,共有738人填寫。在公共設施方面,該調查詢問學生對於K書中心、交誼廳、公共廚房、多功能視聽室、運動健身房規劃之意見,並將選項設置為「不需要設置」、「基本設施(每人宿費約需負擔 500 元)」、「平價設施(每人宿費約需負擔 1000 元)」、「高價設施(每人宿費約需負擔 2000 元) 」。在各公共設施的調查結果中,除了多功能視聽室,其他的設施皆有超過半數的同學認為皆應在齋舍中設置(表一)。在該調查中,共62%的同學認為宿舍要以提供基本需求為主,並且希望收費低廉。

(表一)清大學生對各公共設施設置之調查結果。製表:清檸 。資料來源:清華大學總務處住宿組「南校區興建宿舍意見調查結果」

總務長表示,美齋的興建經費有申請教育部新世代學生宿舍提升計畫之補助,因此不會導致宿費變高,但仍因公共設施設置而減少床位。目前美齋空間規劃為每3層樓設置交誼廳、K書中心、健身空間、閱讀吧檯、公共廚房、彈性共享客廳。公共空間的增加,使美齋住宿空間減少,這樣的空間規劃是否真的符合清大學生之需求?公共設施與住宿空間應如何權衡才能符合清大學生之住宿需求?

▎新宿舍運動在清大

在清檸一月專題〈住在清大的那些日子——宿舍經營與情感建造〉,還有此次的專題中,受訪的住宿組余憶如長與顏東勇總務長,都認同新宿舍運動所推廣的宿舍教育。「讓學生有家的感覺。」總務長透露他的期待,希望藉由宿舍經營改變舊有的宿舍內部規劃,促進宿舍教育。

「我覺得大部分同學還是希望學生宿舍就是要住得便宜、住得方便、住得安全」總務長認同學生宿舍的規劃應以大多數學生之需求為重點。學校已經意識到學生的居住需求未能被滿足,但校方也面對著要迎上新宿舍理念的壓力。在「南校區興建宿舍意見調查」當中可見,對於公共設施的設置之意見,並非所有學生都支持增加公共設施,以走向新宿舍文化。不過,如總務長所說:「至少學生有不同種的宿舍可以選擇。」美齋作為清華新宿舍文化實踐的第一步,將成為學生、學校對於宿舍新生活的嘗試。

雖未能有調查資料顯示清大生對美齋空間規劃之意見,但從上述的「南校區興建宿舍意見調查」結果,可見清大學生對住宿生活的需求,以及對於校方宿舍規劃之期許——在齋舍中設置基本的公共設施,並且享有低廉的宿費。美齋的空間規劃是否符合學生住宿生活需求,亦或將因過於追求公共空間的設置而影響床位數量,皆可作為對於新宿舍運動的理念與實踐之反思。

(圖八)從111年2月開始興建的美齋,預計在114年完工。截自108 學年度第 1 次校園景觀環境審議委員會會議紀錄

究竟住宿與學習被融入在同一場域是學生最在乎之需求,亦或學生迫切需要的是充足住宿床位?不同時代的學生會有不同的住宿理想,校方則因考量到長期規劃,可能無法建出讓每一屆學生都滿意的建設,然這一新理念的注入和校方實際建設的嘗試,將在清大開啟一段關於宿舍教育的對話,期待學校有天能在宿舍的供需,與新宿舍的想像落成之間達成平衡。

註一:第72次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 會議紀錄 第四案https://secretary.site.nthu.edu.tw/var/file/70/1070/img/1921/897606415.pdf

註二:國立清華大學官方網站—數據清華

https://www.nthu.edu.tw/about/chart/1

#一棟宿舍的誕生 #新宿舍運動 #空間規劃與想像

#清檸 #第31屆學生會 #新聞小組 #專題文章

記者/陳映蓉、魏欣平

攝影/魏欣平

編輯/鄭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