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中國學生參訪團訪清大交流會場內外行動記錄 Feb 26, 2025 2024年12月5日,馬英九基金會交流活動引發爭議,爭議包含參訪團學生受訪時稱台灣為「中國台北」。12/4一早,交流團前往清華大學。事件前一晚,有學生於交流版(註一)發起集結,學生在交流版交換著各方不同意見,有人認為這是特定系所學生的行動,也有人認為不應該讓有統戰意味的活動入校。
【讀者投書】別用「自由民主」來彰顯自己:試論大學生抗議陸生團 Feb 26, 2025 還記得去年年底,那高舉「自由民主」、「對等交流」等標語的抗議場面嗎?一邊是彰顯自身為誓死捍衛「文明世界」的台灣勇士,一邊是被描繪成「不懂民主、不知人權」的陸生群體。場面宛如正邪對決的大戲——但現實真的這麼非黑即白嗎?
讓地景變成遊戲地圖(下):前進東門市場與北埔,用遊戲說故事 Feb 21, 2025 〈讓地景變成遊戲地圖〉上篇介紹了學生團隊Colon D在清大校園所創作的實境解謎遊戲「清華大學模擬器」。而本篇報導將帶著各位到校園之外的場域,了解實境解謎之於地方文史推廣工作的應用。 清檸於本篇報導採訪了兩組清大的學生團隊,他們分別以東門市場(註一)與新竹縣北埔鄉(註二)為場域,設計了LINE聊天機器人作為媒介的實境解謎遊戲。
清大學生自治現況分析及學生看法 Jan 27, 2025 在清華大學中,學生會是全校性的學生自治組織,是一個實施立法、行政、司法等三權分立制公共性組織,旨在為學生提供自我管理與參與校園治理的平台。然而,若我們單看學生會選舉的投票率,可以在某些層面觀察到學生對於學生自治事務的參與程度。學生自治是否面臨相似的困境?學生對於學生自治的態度又是如何?為了更深入地探討這些問題,本文將結合學生訪談以及問卷調查,聚焦於清華學生對學生會及其他自治組織的看法,了解他們對自治組織的認同感、參與意願及所感知的影響力,並探究可能影響學生參與的原因,於此同時透過訪談,亦希望呈現學生自治的現狀及其所面臨的挑戰,並針對學生的需求與期待,提出學生自治的未來展望。
客家是什麼可以吃嗎?清大周遭的客家小角落 Jan 22, 2025 說到客家文化,你會想到什麼呢?是炫彩斑斕的花布?還是遠近馳名的擂茶?或是那如都市傳說般的小氣民族性?無論你的答案是什麼,都表示客家文化早已無形地融入你我的生活中,如限定角色般暗藏在身邊的每一個角落。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大方地邁開腳步,親身體驗那神秘又有趣的客家文化,相信你一定會對客家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我們走訪了清大周遭的三個別具特色的文化保留園區與展覽,分別是:東區客家會館、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與六家古厝群。這些園區與展場都跳脫傳統文化園區的擺設模式與閱覽設計,加入並融合不少現代元素,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現豐富悠長的客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