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

服務學習去與留:服務學習的意涵與轉型挑戰

日前教育部已函令大專院校「勞作教育及服務學習如非屬課程性質,不得『強制』要求學生參加,更不得以此作為畢業條件。」原先設有「服務學習」畢業門檻的大專院校,部分已對此函令做出相關回應,然部分學校則未做正式回應。 從清大學生議會於2024年9月所發布的貼文可知目前校方正在研擬服務學習轉型方向,清掃性質之服務學習則將直接廢止。而2024年12月12日的教務會議決議「取消必修零學分之服務學習畢業門檻,且溯及既往。」校方雖有公告確定廢除服務學習畢業門檻,但後續的配套措施與服學轉型相關事宜仍在研議中。本次報導,將從多位受訪者的分享,了解學生對於大學服務學習的看法、期待,以及對於轉型的想像。

【讀者投書】中國學生參訪團訪清大交流會場內外行動記錄

2024年12月5日,馬英九基金會交流活動引發爭議,爭議包含參訪團學生受訪時稱台灣為「中國台北」。12/4一早,交流團前往清華大學。事件前一晚,有學生於交流版(註一)發起集結,學生在交流版交換著各方不同意見,有人認為這是特定系所學生的行動,也有人認為不應該讓有統戰意味的活動入校。

讓地景變成遊戲地圖(下):前進東門市場與北埔,用遊戲說故事

〈讓地景變成遊戲地圖〉上篇介紹了學生團隊Colon D在清大校園所創作的實境解謎遊戲「清華大學模擬器」。而本篇報導將帶著各位到校園之外的場域,了解實境解謎之於地方文史推廣工作的應用。 清檸於本篇報導採訪了兩組清大的學生團隊,他們分別以東門市場(註一)與新竹縣北埔鄉(註二)為場域,設計了LINE聊天機器人作為媒介的實境解謎遊戲。

讓地景變成遊戲地圖(上):ColonD學生團隊在清大校園的實境解謎嘗試

你聽過、玩過實境解謎遊戲嗎?實境解謎是一種將真實世界做為遊戲平台,並結合實體解謎包或行動裝置的遊戲形式。近年來愈來愈多展覽、導覽運用實境解謎進行知識轉譯與文化體驗。如果你想嘗試實境解謎遊戲,清大校園內與新竹其他地區就有免費遊戲可以遊玩! 本次實境解謎遊戲系列報導上篇將介紹清大學生組成的「ColonD工作室」,以及其以清大為場域設計的遊戲,一探實境解謎遊戲的設計過程。下篇則將帶各位讀者走出校園,介紹其他清大學生團隊在校外場域創作的實境解謎遊戲。